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明确,重视体育、体质健康工作,把足球作为...重要举措。
作者: 9123金彩汇 | 1151次浏览
9123金彩汇体育工作计划
一直以来,学校基于阳光儿童“端行、悦思、温情、健美”的核心素养特质,遵循“孩子笑脸是学校的阳光”的基本理念,本着“为儿童设计,给儿童展示,让儿童管理”的思想,为儿童打造了“六年影响一生”的“阳光城”活动体系。学校体育工作以“健美”为核心,将教育目标调整到学生的前上方,更加重视儿童参与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等过程;将体育学科知识与运动能力学习转变为阳光儿童体育素养的培养;将体育学科本位思维转变为对社会与自然的敬畏,更加关注提升家长、教师、学生对终身体育观的认识;将单色调的体育课堂转变为生态的教学情境,将感性、感觉的教学设想转变为理性、科学的依据,更加注意体育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的融合性实施,努力缔造出“阳光城”内儿童身体生活的良好发展环境。
一、建构“儿童身体发展生态环境”的体育教育格局
1.以大课间为抓手切实落实好阳光体育每天一小时的活动,真正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文件精神。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有效锻炼,方案详实合理,反馈到位。大课间分为夏季和冬季两个时间段,夏季在第一节课前,不热;冬季在二三节课中间,不冷。把一天中最黄金的时间段用来给学生锻炼。通过上午室外四十分钟,下午室内二十分钟,切实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由于场地小,人数多学校大课间以原地运动的项目为主,通过操化、密集型游戏确保运动负荷适宜。大课间的内容是按照季节来进行的,变化多样、丰富有趣,有针对性进行锻炼。同时通过一套音乐,室内室外两种锻炼形式,有效的规避了下雨、雾霾等天气原因不能进行室外锻炼的因素,让阳光体育锻炼落在实处。
2.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校组建了由主管校长负责、教导处、体育组、校医务室、班主任协同配合的组织体系。体育组利用大课间、体育课、课余时间,精心组织学生的日常锻炼,十月份都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评价统计上报,并做好数据分析工作。近年来,《标准》的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良。
3.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为引领,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利用社会、家庭的力量,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共管机制,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为体育活动开展的全面实现保驾护航,提升体育活动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1)学校每年4月份,举办一次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人人参与是宗旨,裁判员由家长担当。根据学生特长设置了集体项目和个人单项,确保53个班,近2600名学生人人参加。春季运动会不但是学生运动展示个性的主场,更是家长了解学校的一扇窗,家长通过参与其中,对学校工作有进一步的认同感及强烈的归属感。
(2)学校每年12月份定为健身月,健身月中“冬季三项运动会”裁判员是由孩子们担任。他们工作态度认真,执法公正。为儿童提供一个小舞台,儿童即能发挥大能量这是阳光城里践行“为儿童设计,给儿童展示,让儿童管理”的典型的例证。
(3)每学期学校各级部都会举行一次小型多样的亲子或专项运动会,短小精湛的运动会,有效改善儿童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4)学校还组织家长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融心融智,开放校园,家校融合的体育联谊活动更拉近家校距离。教师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教师社团为老师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每月的教工运动会,愉悦身心,交流情感。
(5)开展足球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和完善小学足球联赛制度,在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足球兴趣,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二、打造符合阳光儿童特质的体育校本课程
我校遵循体育课程的基本特性,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努力打造符合阳光儿童特质的体育校本课程。
1.强化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学校发挥师资、地缘等资源优势,建构多样化、实效化、补偿性作用的校本课程。分别开设和强化了一二年级的足球、三四年级游泳,五六年啦啦操。学校坚信这些运动项目从兴趣起步,通过六年的学习能够影响到儿童的一生。
2.完善适合学情的活动课程。学校将社团活动、竞赛、训练等内容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功能、合理调配。每年自筹资金20余万元聘请校外辅导员,以自愿参与社团的形式免费为孩子们开设活动性课程,其中体育类就有10项,例如:轮滑、武术、花式跳绳、健美操等。通过提升活动性课程的价值与效益,聚零为整,以大课程观将体育教学课程与体育活动课程结合,形成补偿、增强、拓展的架构。
三、基于“阳光儿童”的发展,注重体育教师专业的提升
我们龙江校区体育组,是一个整体意识强、凝聚力高的团队,学校老师称我们为无比强大的体育组。14位老师中,2名研究生,12名本科生,党员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1.“预则立,不预则废”,体育组每学期都根据市区体育工作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体育计划详实,并能落实到位。
2. 以研究课为立足点,有计划有目的教研活动指向课堂的纵深。我校的致力于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体育组老师认真研究体育课堂教学,尤其是室内体育课教学,真正从孩子身体需要出发,有效的规避阴雨、雾霾天气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让每节体育课都真正成为构建孩子身体发展基石。
3.打造学习型团队,促进团队发展。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校体育是一个十五人大组,人员结构有层次,教师个人发展态势良好。体育组建立每周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作为工作例会时间,有主题的进行交流学习,博众家之长,携手共同发展。
近三年来,在市区赛课多人次获一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省市区论文获奖30余篇,市区个人课题6篇已经结题。目前体育组3位老师走上行政岗位,还有1位老师担任学校工会副主席,我们的体育老师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句话:有为有位、有位有为。
中国海洋大学朱自强先生曾说,通过身体的行动获得的生活,立足于坚实的感性基础。“阳光城”良好的儿童身体发展生态环境,将体现在每堂体育课、每项校园赛事、乃至每一个孩子身上,最终促进阳光儿童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