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校园足球
作者: 无 | 2970次浏览
我的校园足球梦
“比赛即将进入伤停补时,留给中国男足的时间不多了……”
随着张琳芃的乌龙,中国队再次败走叙利亚,里大爷随之宣布辞职,中国男足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大街小巷调侃中国男足的段子比比皆是,臭了大街了。
作为一名喜爱足球的学校体育老师,每当听到调侃国足的话语,说句实话,我笑不出来。
我大中华泱泱大国真的连11个会踢球能踢好球的队员都挑选不出来吗?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自己为中国足球做了什么贡献没?
学巴西学日韩,提高足球人口,培养高水平教练,开展校园足球。一系列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究竟中国足球受益多少,何时能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不得而知。
回想近几年越演越烈的校园足球风,评选特色足球足校,培养和输送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且无论实际效果如何,至少现在喜爱踢球孩子,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长逐渐增多了。一些踢过专业足球的教练员来到学校,为校园足球的开展真真切切的立下了汗马功劳。
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犹记得今年九月份从一年级新生当中招收校队小队员的时候,足球场上黑压压一片报名的队员。一位小同学跑完30米的测试项目后,来不及擦掉满头的汗珠,急切地跑到打分老师旁边,焦急地询问着:“老师,我原来是幼儿园的主力前锋,我不是速度型的,但是我是技术型的,你能不能让我参加啊?”听到这话我乐了。孩子们有这种思想去踢球,说明他是从心里喜爱足球。我相信,只要他能认认真真的参加训练,保质保量完成训练课,假以时日,他就一定能够成功。
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最离不开的就是家长的支持。
备战今年区长杯比赛前夕,我在校门口碰到一位三四年级校队主力队员的家长。我刚要过去打个招呼,家长对我摆了摆手跟我说,“老师,孩子不愿意看见我来看他训练,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吧。”来到旁边的围墙后,这位家长跟我聊开了:“老师,我们家孩子自从学了足球之后,就像着了魔一样。放学训完练,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之后要在小房间拿个球练技术。小房间里为了他都把值钱的东西搬空了,省得他一脚给踢烂了。我说你就练练小技术,颠颠球熟悉一下球性,结果他还要对墙踢。踢的墙上全是球印子也就算了,关键是吵了邻居休息,为此我真没少道歉……”听到这里我看了看这位家长,从他的眼里我并没有看见丝毫的责怪,反而发现了些许骄傲和自豪。我望了望远处正训练得起劲的队员,拍了拍这位家长的肩膀说:“真的辛苦家长们了,你们的支持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他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骄傲和自豪来自孩子的内心,在成长的道路上绝对会对任何一位队员的三观发生最强烈的改变。
还记得前几天给队员们发了本届区长杯的比赛服时,我千叮咛万嘱咐:“这次比赛服人手两件,只有比赛时才能穿,训练时候千万别穿,也千万别搞丢了,不然你们打不了比赛了。”前一天刚说完,第二天的时候就看见有一位队员穿着比赛服在上课。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吼,拿我的话简直当成耳旁风,骂完之后最后我问他,你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队员委屈的告诉我:“老师,我就是怕我家人把我衣服搞丢了我才穿在身上的,这样肯定丢不了了。”听了这话我真的是哭笑不得。我问他:“发了你两件衣服,你穿了这件在身上,另外一件你放哪里了?”队员看看我,默默地掀开衣服一角。我的天,两件他都穿身上了。我摸摸了他的头,跟他说,“你上课去吧。”小队员飞一般地跑开了,过了一会又跑回来了,跟我做了一个鬼脸说了一句话:“老师,我穿了这件比赛服感觉帅呆了。”……
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荣誉感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年龄的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在孩子们的眼里,只要是能够凸显他们存在感的时候,就能把自身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哪怕一件小事,一场无关痛痒的教学比赛,只要参与进去,就已经融入到了队伍里。
为了备战区长杯联赛,我校约了附近学校的校队进行一场教学赛。比赛中,一位队员被对方防守队员凶狠抢断伤了小腿。换他下来之后,看着场上来回胶着的场面,坐在场边一直在默默地流泪。我赶紧过去安慰他,“怎么样?是不是很疼?男子汉不能怕疼,就算很疼也不能哭,不然就让别的同学笑话了。”队员看了看我,对我摇摇头说:“老师,我没事,不是特别疼了,而且我也不是因为疼才哭的。是因为我受伤了,上不了场比赛了才哭的。老师,我是主力,我不上去踢会输的……”说完哭得更大声了。听了这话,我叹了口气,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校园足球,是一个巨大的载体,承载了中国足球未来一代的梦想。
诚然,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做的还是太少。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我们作为基层学校的一名老师,以教育树人为己任。无论前进的路上多么坎坷,身先士卒披荆斩棘的去干好份内的事情,为提高中国足球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