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
作者: 无 | 3563次浏览
第二,课程建设
一、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依据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精神,学校在以下多方面具备了课程开发的条件,主要依据是:
1、根据学校“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在国家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开发校本课程,完全符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和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通知”的精神。
2、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义务教育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精神,以及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及水平目标的不同需求,给教师提供创新的平台,使教师自觉地执行课标要求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3、2011年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4、本校是“南京市足球特色学校”,有多名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秀体育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5、我校秉承阳光足球的理念,阳光足球简单易学,灵活可控。每个孩子都可以很快学会基本动作从而快速入门,并喜欢上足球运动。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是指学校里的每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
2.学校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相结合,设计符合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群、好游戏”等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特别喜爱与学会1- 2项运动技能让课程丰富学生身心,使学生体能得到加强:让课程为育人服务,使学生学会合作;让课程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学校形成鲜明的体育特色。
3、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技能都得到提高。
三、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1、根据国家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本校“课程纲要”及学校的实情况选择教材内容,进行课程建设。立足于“南京市足球特色学校”,及足球运动的价值、特点,因此选择阳光足球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2、根据教材体系和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教材的编写。
3、根据教材体系进行单元构建。
4、根据单元构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实施课时教学。
四、课程总目标
本目标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为指导,具体内容是:
1.运动参与:通过阳光足球课程的学习,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内容学练之中,体现“阳光教育”的教育思想。
2.运动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并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及表演方法等, 如记住正脚背、脚背内侧及前脚掌的部位。初步学会不同部位和体位的跑、跳、踢的动作技术,给学生能带走的几项技能。
3.身体健康: 通过足球的学习与练习,能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学生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协调、灵敏、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使学校形成鲜明的体育特色。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学生通过快乐足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懂得自尊自信,尊重别人,在活动中,学会敢于坦然面对挫折,正确对待胜负,与他人友好交往。
五、课程的教材体系
本教材的体系由足球的知识(如足球起源与发展、规则等)、技术(如甩踢、跑跳踢等)、战术(如补位、围抢)、身体素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游戏(如传接球接龙、快传足球等)五大部分组成。以单元教学的形式呈现,在单元教学形式的呈现过程中还提供足球的知识、基本技战术图解、比赛规则、足球”游戏等以供参考。
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1、学校成立足球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高丛林校长为组长,分管体育的陈浩副校长、教导主任陆生宁主任、体育教研组长毛福兵老师为副组长,体育教研组全体老师负责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文本的编写。
2、本课程在我校1-6年级开设,根据国家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制定课程总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各年级每课时目标的完整教学计划,并将该计划内容承“递进式”排列到各年级课时教学计划中,使课程总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内容逐级分解、逐层落实,最终达成课程总目标。
3、本课程在国家规定的体育总课时量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每学期的学校特色单元及调整了部分教材,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足球教学。具体课时安排详见“各年级学年、学期课时计划分配表”。此外,通过社团活动、校足球队等,为课程实施提供多种渠道的支撑。
表1 9123金彩汇足球校本课程学年教学计划课时分配表
年级 | ||
校本课程时数 | 校本课程时数 | |
一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二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三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四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五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六年级 | 16节(每周一节) | 16节(每周一节) |
合计课时数 | 96节 | 96节 |
注:按照每学期16个教学周计算
七、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实施的评价。
(一)学生的学习评价
表2 9123金彩汇足球运动综合成绩评价表
学年度第 学期足球运动综合成绩评价表
班级: 执教:
序号 | 姓名 | 技能、体能评价(60%) | 自我 评价(10%) | 组内 评价(10%) | 教师 评价(20%) | 得分 | 加分 | 总分 | 等第 | |
项目1(30%) | 项目1(30%) | |||||||||
1 | ||||||||||
2 | ||||||||||
…… |
注: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分),及格(60-74分),还需努力(59分以下)
表3 足球之星评价标准
等第 | 分值 | 足球之星 |
优秀 | 85分以上 |
|
良好 | 75-84分 |
|
及格 | 60-74分 |
|
还需努力 | 59分以下 |
|
运动技能评价(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表的2-3项进行测评,最终将所测的成绩按百分比汇集到总表。)
1、 定性评价量表
表4 踢、接球动作评价量表
年 级 等级与要求 | 1-2年级 | 3-4年级 | 5-6年级 |
总体要求 | 初步掌握各部位踢足球的正确动作;能初步掌握几种简单的花式踢法。 | 熟练掌握各部位踢足球,掌握多种足球的花式踢法,并能简答的向足球动作延伸发展。 | 熟练掌握各部位踢足球,掌握所有学校开发的足球花式踢法,并能在练习或比赛中向足球动作延伸发展和运用。 |
优秀 | 踢球:全身协调用力,踢球准确。 接球:判断准确,做出正确的各部位接球动作,接球稳。 | 踢球:动作流畅自然,全身用力协调,落点准确。 接球:判断准确,接球稳。能接住各种方向来的球,并能快速做出下一次踢球动作 | 踢球:动作流畅自然,全身用力协调,落点准确。 接球:判断准确,能接住各种方向来的球。并能把学到的足球动作延伸到足球运动中去。 |
良好 | 踢球:整个动作完成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落点比较准确。 接球:判断较准确,接住球。 | 踢球:整个动作完成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落点比较准确。 接球:判断较准确,接住球。能较准确的做出下一次踢球动作。 | 踢球:整个动作完成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落点比较准确。 接球:判断较准确,接住球。能较准确的做出下一次踢球动作。并能将学到的部分足球动作延伸到足球动作中去。 |
及格 | 踢球:基本完成各部位踢球动作。 接球:能基本接住球。 | 踢球:基本完成各部位踢球动作。 接球:能接住各个方向来的球。 | 踢球:基本完成所有花式踢球动作。 接球:能基本接住各个方向来的球。能基本做出下一次踢球动作。并能将学到的少部分足球动作延伸到足球动作中去。 |
还需努力 |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踢球不准,接不住球。 |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踢球不准,接不住球。 | 整个动作基本未完成,全身用力不协调、踢球不准,接不住球。 |
表5 足球操评价量表
年 级 等级与要求 | 1-2年级 | 3-4年级 | 5-6年级 |
总体要求 | 基本掌握各种编排动作的顺序。能在别人的带领下完成整套动作。 | 较熟练掌握各种编排动作的顺序。能自己完成整套动作。 | 熟练掌握各种编排动作的顺序。能自己完成整套动作。并能给别人示范讲解。 |
优秀 | 能按正确的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
| 能熟练的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每个动作的连接自然流畅。
| 能熟练的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每个动作的连贯自然流畅。并能给其他同学示范讲解。 |
良好 | 基本能按正确的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
| 能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每个动作的连接较自然流畅。
| 能较熟练的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每个动作的连接较自然流畅。 |
及格 | 基本能按正确的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但是整套操不连贯。
| 能基本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但是整套操不是很自然连贯。
| 能按正确顺序完成足球的各种编排动作。但是整套操不是很自然连贯。各个动作的衔接不是很好。
|
还需努力 | 动作生疏,不能完成整套足球操。 | 能基本做出各种足球动作,但不能将各个编排动作连贯起来。 | 能基本做出各种足球动作,但不能将各个编排动作连贯起来。 |
八、师资条件及培养
目前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18名,其中专业足球教师两名,他们对足球运动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1. 边教、边学。在足球教学中,注意自身的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所教
内容,并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参 与练习,逐步提高技能,做到边教边学,与学生共同提高。
2.教练跟踪指导。我校先后聘请了南京市足球青年队教练对我校的体育教师和队员进行训练。教师们在各位教练的跟踪指导下,学会了更多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知识。
3.多元化平台学习。体育教师利用多种渠道学习理论技战术知识。有微信、微博、
网络、书籍等,多元化平台学习,全方面提高。
4.外出拓展知识。教师们积极参加各级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学习和考
核。争取学习机会,学校组织教师们外出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足球课程的进一步完善积累经验。
5.后勤保障。学校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等方面给子充分的保障。
九、足球课程总体框架
课程纲要 |
∨
课程建设 |
∨
教材体系 |
∨
足球教学计划 |
∨
足球游戏 |
∨
足球参考资料 |

